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民主模式的理论表述问题
  • [摘要]以学术讲政治很重要,概念表达很重要,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化极端重要,二战后的20年内美国完成了自由主义的社会科学化,使受众以为自由主义民主就是科学乃至普世价值。研究发现,无论是作为自由主义内核的代议制、个人权利和多元主义,还是作为民主实践形式的竞争性选举,都是中世纪发展起来的欧洲文明的组成部分,自由主义民主是欧洲文明的政治表达。社会主义民主—民主集中制—协商共识型民主—可治理的民主,构成了以人民民主为价值原则的中国模式。中国的民主模式只能用诞生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政治学方法论——历史政治学进行阐释。
  • 杨光斌
  • 全文[ PDF 562096.0 MB ] 2022.1(7):16-20  共有 1181 人次浏览
  •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统思想渊源
  •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现代中国政治理论的最新总结,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统渊源,不在于具体的民主机制、过程等在古代政治思想或制度实践中有无直接体现,而在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的政治思维和观念在传统思想中有明确渊源。从“天下”政治观到“人民”政治观,从民本思想到人民民主,从贤能政治到党的领导,中国政治文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克服传统政治的内在困境,开创了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权威来源的责任政治新形态,使由人民利益所界定的责任机制贯彻到国家公共事务治理的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之中,形成了全过程的人民民主。
  • 刘九勇
  • 全文[ PDF 1266525.0 MB ] 2021.4(6):18-26  共有 848 人次浏览
  • 百年变局与中国政治学的新征程
  • [摘要]一、政治学的新征程二、迎接历史巨变时代三、美国主流政治学的局限性四、误入歧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五、踏上新征程的必备座右铭
  • 朱云汉
  • 全文[ PDF 1359792.0 MB ] 2021.1(6):18-26  共有 1075 人次浏览
  • 从“结合”的探索到“两个结合”原则的确立
  • [摘要]在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从进行“结合”探索到创立“结合”理论、确立“结合”原则,是认识发展中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在总结百年来“结合”探索丰富经验基础上实现的又一次飞跃,使党的“结合”理论、“结合”原则发展成为“两个结合”。坚持“两个结合”是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实践成果,也是提出“两个结合”的实践基础、时代背景。“两个结合”思想原则的确立,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个结合”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
  • 田心铭
  • 全文[ PDF 705954.0 MB ] 2022.6(7):19-25  共有 204 人次浏览
  • 全面发展人民民主的复合结构与战略选择
  • [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由中心走向全面,由“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出发,从“三者有机统一”走向“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民民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体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民民主在主体上体现为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复合,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复合结构;在过程上表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等过程的复合,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发展人民民主必须注重运用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全面思维,正确处理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人民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人民民主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
  • 佟德志
  • 全文[ PDF 772342.0 MB ] 2022.1(7):21-28  共有 995 人次浏览
  • 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
  • [摘要]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习惯于民族差异化研究,从族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到民族习俗、建筑、饮食、服装等,倾尽笔墨,“族”分缕析,较少从国家、法治、公民尤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角度研究民族问题、看待民族政策。本文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论断,总结了民族理论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体现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思想基础的深刻考量,揭示了中华文化演进的历史逻辑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必然;主张加强民族理论和民族发展规律研究,科学回答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澄清人们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一些模糊认识;建议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汲取国外民族发展经验教训、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重视防偏纠偏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孙学玉
  • 全文[ PDF 1410165.0 MB ] 2022.2(7):21-30  共有 540 人次浏览
  • 学科视野中的历史政治学:以历史社会学、政治史、比较政治学为参照
  • [摘要]历史政治学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研究政治学之全新范式,但当然不是从零开始,而有众多可资利用之知识资源,本文探讨其与历史政治学之关系。历史政治学与历史社会学均致力于带回历史、带回国家,并共享众多方法;但后者有西方中心论偏见,奉行价值无涉原则,止于理解或解释;历史政治学则破除西方中心论,公正对待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文明丰富的政治实践,且有明确价值追求,致力于从历史中探究善治之道。历史政治学呼吁历史学再度重视政治史,并使之有政治学想象力。历史政治学可为比较政治学带入大历史视野,以矫正其以西式政治制度为标准的偏失。
  • 姚中秋
  • 全文[ PDF 1415.0 MB ] 2020.1(5):21-31  共有 658 人次浏览
  • 领土性”与“国家感”——一种政治地图学的观察视野与分析理路
  •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于民族-国家及其空间表象的研究出现了一场双向运动:一边是地图史的考察引入知识-权力的视角,重思制图背后的政治动机与权力意志;另一边是国家成长研究的文化转向,关注地图之上的领土性构建和话语生产。两个方面的贯通,开启了一种“政治地图学”的新理路。现代性的地理勘查、测绘及制图技术,同国家与空间关系的稳固法理定型结合起来,衍生出推动传统意义的“边陲”向现代意义的“边界”转型的政治效能;而地图的可视化语言,则通过人的感性直观,在长期的观看和阅读中构建出一种基于“领土性”的“国家感”,最终发展成一套深度影响集体空间-记忆的社会文化框架。对当今流行的“民族性”理论范式来说,“政治地图学”的观察和分析,不仅提供一种补充,而且构成一种限制。
  • 于京东
  • 全文[ PDF 1711020.0 MB ] 2021.2(6):21-31  共有 886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
  • [摘要]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既是指导思想,又是首要资源。要深入研究坚持指导思想和融通学术资源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贡献。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第一资源构建“三大体系”,又要继续努力为丰富马克思主义做贡献。
  • 田心铭
  • 全文[ PDF 899767.0 MB ] 2021.6(6):22-30  共有 1229 人次浏览
  • 中国共产党坚持天下胸怀的理论与实践
  •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是马克思主义“为全人类求解放”理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彰显了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使命责任。党的天下胸怀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而不断扩展深化。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促进全球善治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这一先进世界观基于地球村时代人类命运与共的客观现实以及天下一家的整体性共识和包容性特质,超越时空范围、问题领域与政治制度,成为党的天下胸怀的当代表达。面对世界百年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中国发展促进世界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支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全球抗疫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展现了党的天下胸怀。
  • 吴志成 刘培东
  • 全文[ PDF 1742924.0 MB ] 2022.3(7):23-36  共有 556 人次浏览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华文化基础
  •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结合的产物,为人类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为世界各国共同开创美好未来指引了方向。这一重要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宝库,具有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基础,主要表现为天下一家的世界观照、和合共生的处世之道、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义利兼顾的价值规范和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这些思想文化因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理论伟力,而且彰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 吴志成
  • 全文[ PDF 1181026.0 MB ] 2023.1(8):24-33  共有 370 人次浏览
  • 全球信任赤字治理的中国视角
  • [摘要]信任是国际交往合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近年来,随着单边主义、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的泛起,国家间信任赤字凸显,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全球信任赤字具体表现为全球信任积累不足、信任质量不高、信任发展不平衡以及信任关系不对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扩张、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不确定性、现有主权国家体系的不足、西方传统思维的固有缺陷、全球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等是造成全球信任赤字的主要原因。中国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积极倡导转变思维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完善危机缓冲机制,推动全球伙伴关系建设,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信任赤字的有效治理贡献了丰富的智慧和力量。
  • 吴志成 李佳轩
  • 全文[ PDF 1841.0 MB ] 2020.6(5):24-36  共有 645 人次浏览
  • 广义政府及其功能性分权
  • [摘要]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首先明确“国家”(state)这一主体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西方意义上的“国家”概念由于将政党排除在外,显然不适合中国,客观事实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然而,中国共产党拥有非常庞大的组织体系,不同党组织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共产党480多万个党组织进行分类,将其中履行国家公共职能、承担国家公共责任、行使国家公共权力、参与国家公共管理的国家性质党组织带进国家,从而与宪法意义上的国家机构形成中国特色的整体性国家公权力体制,本文称之为“广义政府”。广义政府的有效治理需要在国家性质党组织与国家机构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也就是要建立科学的功能性分权体系。功能性分权理论有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性分权理论,旨在通过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的框架,阐释广义政府这一中国特色国家体制的运行逻辑,探讨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陈国权、皇甫鑫
  • 全文[ PDF 1300145.0 MB ] 2022.4(7):25-36  共有 449 人次浏览
  •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
  • [摘要]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表明二十大报告意义重大、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重要文献。深入学习研究二十大报告,发现贯穿其中的一个大逻辑,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逻辑。它包括生成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世界逻辑。生成逻辑,就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聚焦于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是这一创新突破的基础,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根本性的创新突破都聚焦于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意味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突破和成功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十八大以来;理论逻辑,在于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践逻辑,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世界逻辑,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经历了从“世界失我”到“世界有我”再走向“世界向我”的历史演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二十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二十大报告第一次从总体上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掌握了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权。
  • 韩庆祥
  • 全文[ PDF 1053367.0 MB ] 2022.6(7):26-35  共有 291 人次浏览
  • “家”与“户”:中国国家纵横治理结构的社会基础——基于“深度中国...
  • [摘要]国家诞生于社会之中,源于不同的社会基础形成不同的国家治理结构。与西方国家基于“庄园制”的国家横向治理结构原型及其演化逻辑不同,中国的国家治理表现为纵横治理结构,这种结构原型来自于本源性的“家户制”,即“家”与“户”两个不同性质的单元合为一体,形成以“家”为基点的横向治理和以“户”为基点的纵向治理。同时,“家”与“户”之间既存在着合作,又面临着张力,共同塑造了国家纵横治理结构的内在韧性。当前,中国国家治理结构依然是纵向的政府治理与横向的群众自治的结合,这种治理结构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和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应当重视家户制传统与国家治理结构的内在关系,重识家户观念、重建家户秩序、重组家户个体、重拾家户责任,实现政府治理与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 任路
  • 全文[ PDF 1417.0 MB ] 2018.4(3):26-36  共有 723 人次浏览
  • 中国共产党干部选任的能力导向——来自省委常委的证据(1983—2...
  • [摘要]省委常委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家集团”的重要后备力量。本文基于1983年至2012年全国1563位省委常委的定量分析表明:三十年间,拥有理工科全日制学历、地市党政一把手任职经历、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工作经历、高校工作经历,以及在更多省份担任相对更长时间的省委常委,对样本获得向正省级实质领导岗位的晋升具有促进作用;在不同时期,拥有经济专业本科学历、农村工作经历、多个省直部门工作经历,对样本的晋升亦会有所助益。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选任的能力导向:按照建设知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需要,那些接受过技术特点更为突出的高等教育,并在不同层级和条线的多岗位历练中形成了较强的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与治理能力的干部,在面临去往更重要领导岗位的选拔时占有先机;而不同时期具体能力侧重的变化,又与中国国家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相呼应,反映了发展质量和治理水平对干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
  • 杨竺松 燕阳 张雪君 张君忆
  • 全文[ PDF 1585189.0 MB ] 2021.3(6):26-41  共有 1194 人次浏览
  • 竞争还是共生?政策传播渠道关系演变研究——基于19个城市的问卷调...
  •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政策传播带来了可用渠道多元化的便利,也提出了如何优化传播资源配置以适应公众行为变化等问题,并最终关系到传播效率和“信息鸿沟”的变化趋势。本文运用2016和2018年中国19个城市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公众使用的政策传播渠道总体上确实呈现出了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在使用渠道数量偏少的受众中,不同渠道之间存在明显的“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传统渠道依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政策传播作用,而新媒体渠道是主要竞争者;在使用渠道数量较多的受众中,渠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水涨船高”共生现象,但这种现象仅在占比较少的受众身上得到了体现。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转变既与受众的政治参与意愿和沟通能力密切相关,也体现了受众在政策沟通中从被动性到主动性的角色转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政策传播渠道间竞争与共生现象的边界和联系,也对理解融媒体时代政策传播效能变化的内在机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杨君 陈莹晶
  • 全文[ PDF 1596.0 MB ] 2020.3(5):26-38  共有 884 人次浏览
  • “变中求统”:大一统政治思想研究中的语境与逻辑问题
  • [摘要]大一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实践遗产,时至今日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现实政治发展。围绕着大一统内涵、过程、性质与影响的认识与评价,思想史研究中也长期存在着诸多争论。但无论对于大一统本身所持态度如何,争论各方往往都倾向于将大一统视为一种独立于语境之外的固定结构。作为一种限制性认识前提,这无疑妨碍了对于大一统政治思想与实践发展史的全面理解,更影响到从学理逻辑上阐释大一统与现代中国国家建设与治理事业的内在关联。有鉴于此,在大一统政治思想研究中,有必要超越“正典解读”的束缚,以变的思维考察统的历程,同时也以统的逻辑来整合变的史实,将对大一统的思想史解读放在问题逻辑的语境中,关照智识语境与政治语境对其评价的影响,并慎重地探讨其内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唯其如此,对大一统的关照和本土化阐释才真正具有了历史性。
  • 林毅
  • 全文[ PDF 1594.0 MB ] 2020.2(5):27-37  共有 717 人次浏览
  • 政治学本土化,时也,势也!
  • [摘要]政治学本土化任重道远,这个话题对我而言,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为什么叫老生常谈?首先,我自己已不再年轻,过了耳顺之年,算是“老生”;其次,在过去二十年,我不时触及这个话题,可谓“常谈”。……以上只是过去十年来我在尝试政治学本土化方面一些粗浅的心得。如果深入、系统地进一步发掘的话,中国完全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哲学、民主理论、政策形成理论、决策过程理论。当然,中国与西方在治国理政方面还有其他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值得大家一起探索,把政治学本土化一步步向前推进。在这方面,我们有必要向我们的美国同行学习,因为他们非常勇于而且也比较善于把本国独特的东西,提升至一般的、甚至普世的高度,加以理论化。而我们有些学者则往往比较谦卑,遇到我们与人家不一样的地方,往往以为它们不值一提,无需理论化,甚至自觉形秽、自叹不如。其实,作为有长达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我们治国理政的经验比美国的经验更具普适性,非常值得认真地进行理论总结。在本土化的道路上,我们要让自己的眼光更敏锐,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独特,看到自己的优势,将我们的政治学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 王绍光
  • 全文[ PDF 693738.0 MB ] 2021.1(6):27-31  共有 1068 人次浏览
  • 群众性与法治化:信访制度改革的张力及其反思
  • [摘要]信访在制度建构与制度实践中,存在着法治主义与群众路线两种紧张甚至冲突的制度属性,它们分别来源于国家治理法治化方向与信访的功能内生性和制度嵌入性。这种结构性张力在信访发展历程、功能运行、法规规定、实践效果等四个维度具有突出体现。通过对我国政治制度体系和政治实践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法治化”的理论内涵的辨析,可以将信访制度定位为法治框架下的群众工作制度,将群众工作方法引入信访工作规范,明确其专门性、制度性群众工作职能,减少信访的权利救济机制比重,加强信访制度“参与窗口”机制、“协商辅助”机制、“监督反馈”机制与“纾解兜底”机制。同时,为了弥补可能存在的信访制度效能不足问题,可以探索一种新的群众工作补充机制,即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
  • 刘睿
  • 全文[ PDF 1608.0 MB ] 2020.5(5):27-38  共有 629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